精品内容

您的当前位置:首页 > 行业资讯 > 行业新闻

自闭症永远是一个家庭难以承受之痛!

2017/4/6 18:19:37字体:
分享到:
ff

 中国究竟有多少孤独症儿童?据不完全统计数据显示,孤独症儿童有上千万名,目前这个数字还在上升。

 

当9岁儿子差点挨别人打时,妈妈把儿子护在怀里,她哭了。她像任何一个母亲那样,没有犹豫,替儿子挡在对面小伙子的巴掌下面。

 

明明妈妈原本带着儿子明明在公园门口排队买票,一个没留神,明明“抢”了旁边一位老大爷的手机玩。老大爷的儿子见有小孩抢了老父亲的手机,抬手就要打。

 

妈妈发现后,赶紧把手机从儿子手里拿回来还给人家,急忙赔礼道歉:“他不是要抢你的手机,他真不是故意的,他是个自闭症孩子。他只是好奇,他根本不明白是怎么一回事。”

 

老大爷回呛:“啥自闭症?他这么大个儿的孩子了,谁知道你们娘俩儿是不是小偷,被发现了就在这儿演戏!”

 

妈妈当场哭了,因为气恼,因为委屈,而她又没法儿解释。明明愣愣地站在一旁,看着这一切,他根本不知道发生了什么事。

 

39岁的她,是千千万万母亲中的一位。

 

与其他母亲不同的是,9年前,当她第一次用双臂抱起刚刚出世的儿子时,她并不知道,她得到了一个“星星的孩子”。

 

从此,她的命运、这个家庭的命运,都发生了他们不曾设想过的改变。一岁半儿子被确诊为自闭症。

 

 

 

“我犹豫了半个月,没敢立刻带孩子去检查”

她至今都清楚地记得,2009年4月2日,世界第二个自闭症日。在当天媒体的报道中,看到一篇介绍自闭症人群的文章。在那之前,她从来都没听说过“自闭症”这个病的名字。

 

那个时候,子明明已经1岁零8个月大了。和一般1岁左右就能发音说话的孩子不同,明明一直都还没说过话。她以为是儿子的听力有问题,去医院检查,但并没发现问题。程慧以为,也许儿子只是学说话比较晚。

 

直到那一天,正好看到报纸上的文章,里面一条一条介绍自闭症人群的表现:不愿与人对视,不愿说话,反应迟钝以及种种行为异常。

 

她心里咯噔一下子,文章中一条一条与明明的表现都很相近。她意识到,明明很可能就是报道中所说的自闭症。

 

明明妈妈:身为母亲,当然接受不了。不过那个时候,我并不知道自闭症这种病是怎么回事,根本没意识到这种病的严重程度。我那时候还是第一次听这种病。比如一般人猛地听说癌症晚期,因为对“癌症晚期”意味着什么有清楚地认识,所以可能会一下子情绪崩溃,但我当时不是这样的。我也是后来才慢慢地知道,这种病现在仍然不知病因,无从下手,不可治愈。

 

问:孩子是如何被确诊的?

答:那天晚上,我在网上找了一份自闭症的自测表格。自测的结果,明明很可能就是自闭症。之后,我犹豫了半个月的时间,没敢立刻带孩子去检查,我害怕啊!那半个月里我也在网上查资料,渐渐地对孩子的情况、对这个病是怎么回事有数了。

 

然后我鼓起勇气带着孩子去医院检查。因为我心里明白,即使我自己还想着要逃避,还想着能自欺欺人,但这样拖着对孩子是不负责的。如果真的被确诊,那可能就是耽误孩子的治疗,所以我带着孩子去了。检查发现,孩子各个指标都不正常,很快就被确诊了。

 

问:孩子被确诊后,你和丈夫是怎么想的?

答:那个时候我们对自闭症的了解还不是很多。当时孩子还不到2岁,我们甚至以为可以用一年的时间让孩子去训练,学一些特殊的课程,然后3岁就能让他像其他孩子一样上正常的幼儿园了。可是后来我们才知道,明明也许永远都很难像正常孩子那样学习了。

 

 

 

每天睡三四个小时坚持8年

 

“自闭症孩子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家长的关注和陪伴”

 

现在,每天下午四五点钟,明明妈妈会准时接9岁的儿子明明放学。她将明明送回家中交给丈夫或家人,然后再背起包转身出门上班。

 

她现在的工作是夜班,经常要干到凌晨一两点钟,下班回到家时明明已经熟睡。

 

看一看明明,疲倦地躺下。她只能睡三四个小时。早晨6点多钟,得准时爬起来给明明准备早饭,帮他穿衣服,送他上学。

 

和一般的家长不同,早晨,她会牵着明明的手一起走进教室里。这一整天,都会坐在明明身边,陪伴指导他上课。老师说什么,明明经常都不明白或者没有反应,要坐在旁边一刻不离地帮助他,反复地告诉他。傍晚,她们一起回家,然后再转身出门上班,工作到半夜。

 

 

 

这样的日子,她已经坚持了8年。

问:作为妈妈,这几年你对明明教育和陪伴的过程,肯定是我们想象不到的辛苦。

答:明明2岁到7岁的时候,一直在幼儿的启智教育机构训练。从7岁开始,明明上学了,但上的还是那种启智学校。现在好像都有这种启智学校。去这种学校的大多都是自闭症孩子,还有一些患有脑瘫、弱智这样疾病的孩子。

 

在那里上课训练,大部分都不是正常的语文、数学这种文化课,而都是情绪课、交流课、生活课、感统课等等,主要目的是要教孩子一些基本的生活技能。比如教孩子认识事物,教孩子如何开锁、如何花钱买东西等等。像明明这样的孩子,身体的协调性不是很好,明明以前就不会跳绳,感统课就是帮他们做一些基础的训练。

 

明明得的这种自闭症,难治的根源就在他们无法交流。比如他们偶尔会突然哈哈大笑,偶尔又会突然发脾气。其实他们和我们一样有感觉,只不过他们不懂得如何表达,不懂怎么把这些感受与人交流,所以就会表现出了我们常人不能理解的一些举动。

 

为了刻意培养他这方面的能力,我们必须要多带着他出去走走,看看世界上各种各样的人和事物,不要让他们“自闭”在自己的精神世界里。

 

这么多年虽然辛苦,但我早就习惯了。自闭症的孩子,最不能缺少的就是家长的关注和陪伴。就像我,和明明出去的时候,他已经都是9岁的男孩子了,可我走到哪里都得牵着他的手,如果不牵着他,也要让他在我的视线范围之内。

 

问:像明明这样的孩子,日常生活中需要什么样的特殊照顾?

答:我们不懂他的世界,他也不懂我们的。很多时候,他根本意识不到什么是危险。明明去他奶奶家,爷爷奶奶就一定要把家里的所有刀都藏在沙发垫子下。但是老人家也偶尔有疏忽的时候,有一次削完水果就随便把刀放在外面,明明瞅人不注意,握着刀就在自己嘴边和脖子边反复地比划,我发现的时候真是吓得不行。

 

明明也有差点儿走丢的时候。有一次我带他在商场里,我去交款,让他站在原地等我一会儿。可等我交完款,却发现明明已经跑到卖化妆品的柜台前,在摆弄各种各样的小瓶子。幸亏被我找着了啊,否则后果不堪设想。

 

问:在你完完全全地了解了自闭症后,你有什么想法感受?

答:我的生活,还有我丈夫,孩子的爷爷、奶奶、姥姥、姥爷,这个家的命运完全都变了。我之前怎么可能想到,我会有一个自闭症的孩子呢?

 

身边当然也有人劝我再要一个孩子,可我已经39岁了,明明的父亲42岁。即使年龄允许,在这件事情上,我们家里的意见非常不统一。明明的父亲和奶奶坚决反对再要一个孩子。他们害怕啊,如果第二个孩子还是自闭症或者有其他的问题,这个家庭还有我们,就彻底没有未来了。最关键的是,他们觉得如果第二个孩子是健康的,那对明明将是多么地不公平。

 

其实,明明班级同学的家长们,我和这个群体的很多人都交流过,他们中间有不少人都真的再要了第二个孩子,而且很幸运的是,这第二个孩子是正常的。在他们要第二个孩子之前,也都曾信誓旦旦地要保证两个孩子生活的公平,但是实际上呢?有了第二个孩子后,他们真的都难免会忽略自闭症的孩子。要知道,自闭症的孩子最需要的就是来自家人的呵护,如果没有家人的关心和陪伴,他们的情商无法提高,以后生活就会更加困难。

 

在我家,我的母亲却是坚决同意我再要一个孩子的。

 

有一次我母亲无意中说了一句话,非常触动我的内心。她说,现在她老了,我还能陪着她;可是以后等我老了之后,谁能陪着我、照顾我呢?

 

问:这么多年,你有没有想过放弃?

答:没有。我想给尽我所能给他一个最好的未来,我不会放弃自己的孩子。在我认识的自闭症儿童家长的群体里,从最后结果上看,七八成的家长都不会放弃他们的孩子。哪怕他们嘴上说说,只要有一点儿机会能够让孩子进步,他们都不会放弃的。

 

但是我真的曾经想过,我甚至有时想让孩子在我之前“离开”。因为如果没有我们的陪伴,他一个人在世界上可能难以生存。有的时候我走在路上,看到街边的流浪汉神志不清,我就会想到,万一有一天我不在了,明明会不会也像流浪汉一样沿街去乞讨。

 

我觉得上天不公平,实在不公平。我在办公室里,听见同事们跟自己的孩子打电话说笑,可是我的孩子连完整的话都不怎么会说!听着他们说话,你不知道我心里有多难受。我真的嫉妒……是不是嫉妒,我也不知道。有时候能想开一点,可最终还是想不开——为什么这事儿偏偏摊在我身上呢?

 

问:明明曾经差点走失过,那为什么不能想一些办法,防止这种意外发生呢?

答:这里有很多人都不清楚的缘由。像我们这有的老年人,家人给他们身上准备一些证件、写有联系电话的小纸条带在身上。但是像明明这样的自闭症孩子,他们的身体是非常敏感的,不愿意戴这些东西,会把这些东西扯下去。所以很难啊,就得靠家长时刻看着。

 

问:对于明明的未来,你有什么愿望?

答:自闭症的孩子,他们没法一个人生活。其实我不敢想,我能为他做什么样的安排呢?只能走一步看一步吧,把眼下的日子尽量过好。

 

但是我真的希望社会不断进步之后,国家能够成立专门的机构,让像明明这样的特殊孩子有个能够终生被照顾的地方。他们也是人命啊,如果好好训练,他们也能做一些简单的工作,也能为社会做贡献的,只不过他们需要有个依靠。希望社会能够善待这些孩子们,尽量去理解、照顾他们。万一我们不在了,也能让他们好好地继续生活下去。

联系我们

地址:人民路 田家炳小学对面
报名手机:189-3457-0630
微信号:189-3457-0630
邮箱:18934570630@qq.com